米多商户社区-米多大数据引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752

主题

753

帖子

22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85
发表于 2016-8-29 19:57:11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奥运会商业化始于1984年,当时洛杉矶奥运会在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思的规划下,首次以民间方式承办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扭转前几届奥运会巨额亏损的情况,以5亿美元的投入,获利2.5亿美元,开启了奥运盈利的先河。
但实际上,奥运会所进行的商业赞助要比1984年更早。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896年雅典奥运会上,当时组委会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时,当时已经成立16年的柯达公司便以少量的赞助费用,在奥运会的成绩册上印上了自己的广告。柯达由此成为第一批赞助现代奥运会的企业。
尽管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奥运会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商业运作,柯达还是以各种方式与奥运会进行商业合作,参与了绝大多数的奥运会。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1984年奥运会真正开始系统化的商业运作时,柯达却意外落榜了。那一届奥运会提出了每个行业只选择一个赞助商,底价是400万美元。
当时柯达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凭借自己在胶片业的地位和市场影响,即便只出400万的底价也一定能够拿到赞助权。却不料被突然杀出的富士以高价抢走了赞助权。
此前在美国市场默默无闻的富士倾尽全力大规模的展开奥运攻势向美国进军,抢占柯达市场时。
柯达的销售因为错失奥运大受打击,至此柯达才反应过来。但即使后来柯达以比赞助费多出来的600万美元阻止富士的发展,也为时已晚。富士已经打破柯达独霸奥运会胶卷供应的局面。
之后每届奥运会柯达都是严正以待。并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抢回了胶卷行业的赞助资格,并一直维持了20年。
在此期间,柯达与富士的奥运战确是一直持续着,富士虽不能作为赞助商,但是也是在通过赞助各国来获取机遇,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当柯达错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赞助权的时候,更深重的危机其实已经埋下。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的8年,也就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举办前后,柯达制造出全球首部数码相机,但为了维持胶卷的销量一直对数码相机采取“雪藏”的策略。当数码相机的时代来临时,柯达已经错失了市场。
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虽然仍然身为顶级赞助商,但已经身陷亏损。亏损金额高达1.13亿美元,2005年又亏损了7.99亿美元。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柯达其实已经深陷财务困境。数码时代的冲击和巨额的赞助费用使得柯达在2008年之后仍然持续亏损,北京奥运也成为了柯达赞助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此后柯达逐步沦落到靠出售专利维持现金流的境地。在伦敦奥运会举办的2012年,柯达向美国法院提出破产保护。
从1896年到2008年,柯达成为了奥运历史上最长情的赞助商。给柯达致命打击的数码相机技术产生于蒙特利尔奥运会前后,连申请破产保护的年份也恰巧与奥运会重合,柯达又成了最悲情的奥运赞助商。
历史总是充满唏嘘与巧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17-5-29 02:13:13
我先赞成一下,大家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6 08:08:29
值得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8 15:02:15
这个贴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7-3 05:17:36
这个方面的话题,大家来讨论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7-9 06:34:17
看过,的确不错。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7-20 17:59:54
支持你加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7-23 11:40:54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10-15 17:19:39
要顶的啊,楼主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9-1-30 03:26:31
有意义,有收获,谢谢提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下一页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米多商户社区 ( 粤ICP备14052413号-1 )

GMT+8, 2025-7-22 09:17 , Processed in 0.0207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