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A股公司立思辰(300010)对外发布公告,称将以3.44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盛洛企业管理中心(上海盛洛)、上海新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新马)合计持有的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360教育) 的100% 股权,交易完成后360教育将成为立思辰的全资子公司。 去年年底以来,无论新浪潮下的互联网留学机构,还是传统老牌中介公司都加入到留学行业的资本化浪潮之中:今年1月,芥末网提交了新三板挂牌申请,紧接着柳橙网和威久留学也分别在2月和5月正式挂牌新三板。另外一条路上,启德、新通等老牌机构也在积极寻求通过被A股公司并购来实现上市。 此次立思辰3.44亿元收购360教育,是资本对留学的青睐,还是这个行业的洗牌正在加剧呢? 势在必行的“留学+资本” 留学行业向来被认为是一件高毛利的事情,但是随着在线教育的火热,互联网留学开始和传统中介分食市场,所以解决获客成本高、建立用户信任度和品牌公信力都成为必须,而资本的注入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从运营规范层面给留学公司带来积极影响,所以“留学+资本”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活动。 但是资本注入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比如新通留学在7月14日曾宣布终止与保龄宝的资产重组,A股并购之路走得也比较坎坷。从政策层面来看,证监会主次刘士余上任后,对二级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启德与四通股份的重组能否如愿实现也成为未知数。相比这两个案例,此次立思辰收购360教育的速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对立思辰来说,无论是加诚博教还是360教育,都是为了填补国际教育的空白,把国外优质的内容资源和教育技术引入国内。在国内,360教育是较早的一批做“零中介”留学的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站群、留学帖吧运营等方式较低成本获取大量互联网用户流量,并通过合伙人制体系下的咨询顾问实现用户转化,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等一些列服务。而立思辰的智慧教育及教育服务业务已经覆盖全国8000所K12学校,大量的校内用户资源可以帮助帮助360教育的产品落地,但这还要依靠二者的资源衔接速度及运营能力。 对留学行业来说,院校资源是很重要的壁垒。 从立思辰发布的财报来看,加诚博教的业绩尚未并表,但是36氪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立思辰与加诚博教的具体协议正在谈判中,近期有望公布。 高速增长的360教育 从360教育的股权结构可以看到,360的董事长罗成占了上海盛洛100% 的股份,另外还占了上海新马公司57.2% 的股份(另外18名合伙人占了42.8%),而360教育是由上海盛洛和上海新马分别持有58% 和42%,所以罗成世纪持有约82% 的360教育的股权。值得一提的还有360教育在过去的运营中实行的“合伙人制”,以此来充分调动核心团队、顾问团队的积极性和生产力,这18名合伙人在2016年上半年已经产生了5607万的股权激励费用,所以无论对董事长本人还是合伙人,并购都是一次不错的套利机会。 但是,根据此次并购公告,360教育签署的对赌协议内容为在2016-1019年三年中分别实现不低于2000万、3000万、4200万和4360万元的净利润,对比此次收购价格3.44亿元,对应的PE分别是17.2倍、11.47倍、8.19倍和6.42倍,这样的估值在在线教育领域可能不算太高,但是对传统留学中介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360教育披露的仅有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净资产从2015年12月31日的54万元激增到2016年6月30日的2030万元;此外,2015年360教育的整年营收为680万元,2016年上半年的总营收就已经增长到1313万元。净利润方面,2015年仅为66.48万元,但是今年1至6月产生了5607万元的股权激励费用后,亏损4030万元,扣除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形成的管理费用影响后,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576.31万元。 由于没有更多的数据披露,但可以估算出,如果2016年下半年360教育仍然保持这样的增速,那么2016年全年的净利润将达到2015年的17倍,但是如果按照双方的对赌协议,2016年的全年净利润要达到2000万,也就是需要达到2015年的30倍,即在7至12月完成超过1400万的净利润。 1400万的目标究竟容易实现吗? 如果横向比较其它公司,可以看到已经挂牌新三板的柳橙网在2015年全年应搜为903万元,净利润为 -2933万元;财务报表已经和保龄宝合并的新通国际,2015年全年净利润为3714万,但是其中包括了新通留学和新通外语两部分业务。但是如果360教育在2016-2019年期间对赌失败,则需要按照协议对立思辰进行补偿。 所以,360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兼顾战略版块的同时,也需要着眼于能够快速实现盈利的业务。但是从立思辰发布的公告,中国留学市场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互联网留学属于新兴发展领域,还不存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所以无论对公司还是资本,现在都还是“好时候”。
|